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4

84.我看到一个秃头

84.我看到一个秃头,不过只看到它的顶部,就是头顶骨;我听说,那些一年内就要死去的人就会看到这种异象,于是他们便做好准备。木星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怕离开妻子,孩子或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仍继续活着。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丧命,因为他们就要上天堂了。所以,他们不将其称为死去,而是称为变成天堂。在木星,那些生活在真正的婚姻之爱中,并如父母所应该的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之人不会死于疾病,而是平平安安,好像睡着了;就这样从这个世界转到天堂。

按我们地球上的年龄来算的话,木星人死亡时的年龄是三十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是出于主的旨意,以免人口增长过多,超出这个星球所能承受的。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就不肯像那些还没有到这个年龄的人那样被灵人和天使引导;因此,灵人和天使很少靠近那些年纪大的人。他们发育成熟的速度远比我们地球人快得多,并且在刚成年,即青春萌动时就结婚。然后,他们的快乐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诚然,他们也将其它快乐称为快乐,但相对来说都是外在的快乐。

属天的奥秘 #10005

10005.“和以弗

10005.“和以弗得的外袍”表属灵国度的中间部分。这从“外袍”的含义清楚可知,“外袍”是指间接从神性属天层发出的神性属灵层,因而是指属灵国度的中间部分(参看9825节)。它之所以被称为“以弗得的外袍”,是因为外袍与以弗得相配;此外,它通过带子而与内袍区分开来。因为带子有两条,第一条是以弗得和外袍共用的,第二条只用于内袍。这第二条带子表示内袍所代表的属灵国度的事物有别于外袍和以弗得一起代表的事物,并与这些事物分离。“带子”或“腰带”表示将内层事物保持在关联中(9828节),也用来将事物彼此分开(9944节)的一种共同纽带。
  此处的情形是这样:有三样事物按先后次序接踵而来。在天堂,这三者被称为属天层、属灵层和源于这两层的属世层。属天之物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属灵之物是对邻舍之仁的良善;源于它们的属世之物是信之良善。属天之物,或对主之爱的良善构成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属灵之物,或对邻之仁的良善,构成中间或第二层天堂;源于它们的属世之物,或信之良善,构成最低层或第一层天堂。由于亚伦的衣服代表主的属灵国度(9814节),故从所提到的事物明显可知内袍代表什么,外袍代表什么,以弗得又代表什么,即:内袍代表联结属灵国度和属天国度的媒介,因些,它也通过带子与代表属灵国度,无论内在和外在的外袍和以弗得区分开来(关于内袍,参看9826, 9942节;关于外袍,参看9825节;关于以弗得,参看9824节)。
  从前面关于会幕的说明也能获得对这个主题的某种概念,会幕代表天堂,而主就在天堂中。会幕的至内在部分,就是法柜所在的地方,代表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帷帐之外的居所代表中间或第二层天堂;院子代表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它们同样是属天层、属灵层和源于这两层的属世层。但联结至内层天堂和中间天堂的媒介由圣所和至圣所之间的帷帐来代表,就像它由亚伦身上的内袍来代表一样(关于帐幕的至内在部分是柜子,可参看9485节;关于帷帐之外的居所,可参看9594, 9632节;关于院子,可参看9741节;关于帷帐,就是联结至内层天堂和中间天堂的媒介,可参看9670, 9671节)。
  从人与天堂的对应关系能获得对这一切的一个更清楚的概念;因为人的一切部位与存在于天堂里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种对应关系(可参看前面众多章节末尾的说明)。人的头部对应于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就是有属天良善的地方;胸部及至腰对应于中间或第二层天堂,就是有属灵良善的地方;脚对应于最低层或第一层天堂,就是有属世良善的地方。然而,颈部凭对应关系而为联结至内层天堂和中间天堂的媒介(9913, 9914节),和帐幕里的帷帐是一样的。因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代表都类似人的形式,并且具有与它们所类似的人形部分一样的含义(9496节)。由此可见为何“内袍”通过带子与外袍和以弗得区分开来,又为何外袍被称为“以弗得的外袍”。
  

属天的奥秘 #920

920.本节描述了古

920.本节描述了古教会总体上的敬拜,并且是以“祭坛和燔祭”来描述的,“祭坛和燔祭”是一切代表性敬拜的主要元素。然而,我们首先要描述一下上古教会的敬拜是何性质,由此表明通过代表敬拜主是如何兴起的。上古教会成员只有内在敬拜,就是天上所献的那种,因为在他们当中,天堂与人交流,以至于他们成为一体。这种交流就是感知,前面频繁提到过这种感知。因此,他们因是天使般的人,故是内在人。他们的确感觉到属肉体和世界的外在事物,但却不关心它们。他们在每个感官对象中都感知到某种神性和天堂之物。例如,当看到一座高山时,他们感知到的不是一座山的概念,而是高的概念,并从高而感知天堂和主。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主住在至高处,并被称为“至高至上者”(Most High and Lofty One);又为何后来对主的敬拜在山上举行。这同样适用于其它一切对象。如,当观察早晨时,他们不会感知一天的早晨,而是感知天堂之物;它就像人们心智中的早晨和黎明,主由此被称为“早晨”、“东方”和“黎明”。同样,当看到一棵树及其果和叶时,他们并不关心这些,而是仿佛看到以它们来代表的人。他们在果实中看到爱和仁,在叶子中看到信。教会成员由此不仅被比作一棵树、一个园林,他里面的东西则被比作果和叶,甚至还被如此称呼。这就是那些拥有天堂和天使般的观念之人的性质。
谁都能知道,一个总体观念掌管一切细节,因而掌管一切感官对象,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以至于人不会注意到这些对象,除非它们流入他的总体观念。因此,对内心快乐的人来说,他所听到和看到的一切似乎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而对内心悲伤的人来说,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似乎都是忧伤难过。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情况,因为总体情感就存在于一切细节里面,并使细节在总体情感中被看到和听到;而其它一切事物甚至都不显现,仿佛不存在或微不足道。上古教会成员就是这种情况。他眼中看到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如天堂一般;因此,对他来说,一切事物可以说都是活的。由此清楚可知上古教会的神性敬拜是何性质,即:它是内在的,决不是外在的。
然而,当教会衰落,如在其后代当中的情形,这种感知或与天堂的交流开始消失时,一种不同的情况开始出现。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感官对象中感知到任何天堂之物,只感知到世俗之物。他们对世俗之物的感知越多,他们的感知就越少。最终,大洪水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代在这些物体中只看到世俗、肉体和尘世之物。天堂就这样与人类分离,并且只能以一种极其遥远的方式与人类交流。现在与地狱的交流向人打开,他从地狱获得其总体观念;如前所述,一切细节观念都源于这总体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天堂观念临到他们时,这观念对他们来说一文不值。最后,他们甚至不愿承认任何属灵或属天之物的存在。人的状态就这样被改变和颠倒。
主因预见人类的状态会变成这样,故规定信之教义事物要得以保存并可获得,好叫人们能知道属天之物和属灵之物。前面提到的那些被称为“该隐”的人和那些被称为“以诺”的人从上古教会成员那里搜集了这些教义事物。这就是为何经上论到该隐说,给他立一个记号,免得人杀他(参看创世记4:15,393, 394节);论到以诺说,神将他取去(创世记5:24)。这些教义事物完全由符号语言,因而由看似神秘之物构成。也就是说,它们由地面上各种具有属灵意义的物体构成,如:山,它们表示天上的事物和主;早晨和东方,它们也表示天上的事物和主;各种树及其果实,它们表示人及其天堂事物;等等。诸如此类的事物构成他们的教义事物,这一切都是从上古教会的符号和象征中搜集而来的。因此,他们的著作也具有这种性质。由于他们仰慕这些代表或教义事物中的神性和天堂之物,并且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它们,还由于这些教义事物的古老性,所以他们开始并被允许将这类事物作为其敬拜的基础。这就是他们在山上、小树林和各树木中间举行敬拜的起源,也是他们露天的柱子或雕像,以及后来祭坛和燔祭的起源;祭坛和燔祭最终成为一切敬拜的主要特征。这种敬拜始于古教会,又从古教会传给他们的后代和周边所有民族。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些和其它许多事容后再述(1238, 1241, 2180:4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